×

榜样系列:2021、2022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子风采展

来源: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发布时间:2023-03-08

1:郭凯纯


个人简介:

   郭凯纯,bat365官网登录入口2019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班,曾获2022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H奖、2022年全国统计建模大赛广东赛区一等奖、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广东赛区二等奖、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建模比赛二等奖、2022年广东财经大学优秀图书馆推广员、2022年广东财经大学互联网+创新创业大赛铜奖、2020-2021学年院长奖学金、学业标兵奖、社会公益奖、学术科研奖。

 

获奖感言:

从来没有想过会获得国家奖学金,其实还是蛮意外的,感谢一路陪我走过的同学和老师。下面简要谈谈我的获奖经验。

学习学业:

我在大学四年绩点保持在4以上,专业排名第二,主要有以下三点经验分享:

1. 静下心来,一点一点学习,一点一点思考。生活中有太多的诱惑,在学习的时候,根据需要我会设置番茄钟,或者在纸上写下鼓励自己的话,或者带上耳机放上一首舒缓的音乐,把手机丢在一边,然后强迫自己一点一点将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或者默念,慢慢的就会静下心来,需要学习的内容会慢慢吸收,最后会行成适应学习的心流。每个人进入学习状态的不同,找到适合自己静下心来学习的方式很重要。

2. 阅读课本。一本好的教材会令人赞叹作者的聪明才智。在大学四年中,学院老师选择的教材是比较中肯的。有时候在上课的时候想不明白的点,我反而会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突然开窍,有时候还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。

3. 学会查阅资料。在自学的过程中,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不熟悉但又觉得需要了解的专业名词或者概念,我会在百度、csdn、B站一些地方查找,通过对这些相关知识的了解,能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。

每个阶段面对的问题是不同的,不要畏惧迷茫、不畏惧未来的不确定性,想想自己想要的是什么,然后再坚定的走下去。人生是由自己决定的,所以我想尝试做些什么来把握主动权。这是我想分享的,也是我想告诉自己的。

 

所获奖项:

2022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H奖

2022年全国统计建模大赛广东赛区一等奖

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广东赛区二等奖

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建模比赛二等奖

2022年广东财经大学优秀图书馆推广员

2022年广东财经大学互联网+创新创业大赛铜奖

2020-2021学年院长奖学金、学业标兵奖、社会公益奖、学术科研奖

 

2:赵洋


个人简介:

赵洋,bat365官网登录入口2019级应用统计学2班,曾获2021-2022学年国家奖学金2021-2022学年院长奖学金2021-2022学年学业标兵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

 

获奖感言:

还记得大一的时候,并不知道要准备什么也对前途一无所知。只记得当时的查找了很多资料只是为了找到未来的路。从那时起,我便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简历,除了参加学校的假期社会实践,还主动到银行去实习,通过历练对未来的自己有了更加清晰的路径规划。从大二开始,我就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,直到大三更是拿到了全年绩点4.32的好成绩。与此同时,准备了许久的学术项目更是获得了国家立项,最后在国际会议上发出全英的论文。除了兼顾绩点和科研外,我也全身心的投入到语言的学习中以应对研究生的入学要求,最终考到了雅思7.5的好成绩。本次能够荣幸获得国家奖学金这一殊荣,定会成为我日后断鞭策自己学习的动力来源。

 

课余生活:

在大一期间,我主要参加了学校的英语辩论社,每日的早读早练却是为我的雅思备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除此之外,我也和校外的同学一起运营了大湾区青年经济峰会,我们为大湾区超四十所高中,以及多所大学提供商赛的前导课程。在这过程中,不仅我也见到了许多有创意的创业项目,时刻警醒着我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格局不足。可见,不断的实践是鼓励自己向前发展重要途径。

 

奖项

2021-2022学年国家奖学金

2021-2022学年院长奖学金

2021-2022学年学业标兵

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

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

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

 

3:杨悦


感谢大学所有老师们的教导以及同学们的帮助,我度过了人生非常珍贵的四年,努力过、奋斗过的青春,不留遗憾。下面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的大学生活。

 

关于学习学业

大一开始,我坚持认真上课、认真考试,行动决定结果,最后拿到了满意的成绩单,幸运地通过了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,这些成绩也在不断增加我的信心,推动着我继续努力不松懈。大二开始,我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、双百工程项目,通过项目锻炼自己,也结交了不少优秀的朋友们。大三,我报名了数模比赛,数据分析大赛、算法大赛,虽然不全有好的结果,但是那段期间的我勇敢尝试,认识到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不足,及时地弥补。最终我以总绩点3.63,排名专业前五的成绩画上了大学四年的句号。

最后跟大家分享我关于学习的两个小习惯,首先是温故,在大一大二会有很多理论课程,刚听完老师讲课或者讲题其实很容易陷入“我会了”的误区,隔一段时间再去看这个知识点的时候,就觉得脑子被“初始化”了,所以听课的时候我会尽量事无巨细地做好上课笔记,当温故“短路的时候,笔记能够迅速帮自己恢复记忆,重新整理思路,也方便我养成了温故的习惯。专业基础课程,特别是有考研意向的同学们真心希望你们在最开始就要认真掌握,不会的知识点多多请教老师或同学,到了大三,也要认真刷题,时常温习。

其次是多实践。到了大三大四会学习很多算法课程,不亲自从头到尾地编写一个程序成功运行都算是没学会。认真得编写程序实现、优化,完成后有满满的成就感。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实践,锻炼自己的编程思维,即便以后不考虑程序员/媛的道路,在实际工作中也会有很大的用处,比如玩转excel,提高工作效率。

 

关于社会生活

大学期间,我担任班干部,参加社团,成为党员,积极参与社会实践、志愿活动与项目活动,在各种的讲座与公告牌上,听到、看到别人的励志经历,不断地完善和优化自己的大学规划,偶尔会到操场上跑上两圈,锻炼身体,偶尔会结伴逛逛校园,放松心情。

 

所获奖项

国家奖学金(2020-2021)、国家励志奖学金(2018-2020

2020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三等奖

第十六届“挑战杯”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

本科生奖学金评选学业标兵奖(2020-2021

学业优秀奖(2018-2020)、学术科研奖(2019-2021

广东财经大学“优秀共青团员”(2018-2020

“优秀志愿者”(2018-2019

 

感言祝福:

大学时光说长不长,说短也不短,希望校园里的你们不要辜负大好时光,努力奋斗,勇敢尝试,祝愿你们不负韶华,收获满满,快乐毕业!